今年的十一,品姐很开心,相比往年的马桶盖、云南真老坑翡翠土特产,我妈竟然寄了当地的大米到家,是当家人该有的觉悟了。
为什么执着地把当地大米当做特产呢,当然因为我妈是真正意义的不会做菜,米饭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家的主角了,可不能马虎了。其实,从全球来看,米饭可是很多国家的“国餐”呢。本周,跟品姐老妈一起,来看看不同地区都在吃什么米,怎样吃吧。
一部电影至少要跳几支舞的印度人,除从心底喜欢恒河水之外,印度香饭(Biryani)大概能排到第三位。
巴斯马蒂香米(Basmati)就是香饭最常用的米。这种米从外形看很特别,细长透明,蒸熟后会足足膨胀2倍多。是个很懂事很充饥的大米了。
印度香米支链淀粉含量低,所以粘性差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干散”,适合炒饭,在电影中印度人常常抓起一把粒粒分明的米饭,来回几次才能捏成团,也能看出其特征。
印度香饭历史悠久,各个地区也有其不同的做法:“在海得拉巴,一层层经过调味的肉类和饰有星星点点藏红花的米饭,被密封在生面团盖子下,然后以最传统的制作方法“dum”蒸制。在金奈,印度香饭会与辣椒一起加热,用西红柿加入酸味。在加尔各答,印度香饭上布满土豆,顶上还要盖上水煮蛋。”——BBC新闻,作者:Husna Haq
如果你尝试蒸一锅,请准备好印度咖喱。空口吃香米是一次冒险,其嚼劲的程度可谓令人印象深刻了。
经常不靠谱的意大利人在吃饭上也十分有创意,用高汤把本地产的卡纳诺利米(Carnaroli)煮成夹生的意大利烩饭(Risotto),就可以欢呼地招呼贵客了,别害怕,这可是经典料理。
卡纳诺利米淀粉含量高,一改意大利人风情万种的性格,从内到外都十分倔强,就算蒸熟了,不,蒸夹生了,样子不会有丝毫改变,可谓是有风骨的大米了。
在日本,有米饭不能被“弄脏”的说法,而在巴西,看起来脏脏的剩饭却通过演变成为了“皇家宴请主菜”。
当年,大量的非洲黑奴被贩卖到巴西,为了吃饱饭,他们将农场主们宴会之后剩下的肉,加上豆子一起炖,因为太过美味,上层阶级也都纷纷照做,由此简单又有滋味的“黑豆饭”风靡巴西。
今天的黑豆饭则加入了炖的肉类、水果后,形成了一个菜系。当然通常是要“配”米饭一起食用,用的是当地培育的IR8型籼稻,十分普通不起眼,算是传承了这道菜的平民精神了。
在我国,天津小站米是传奇,唐山碧粳米、胭脂米是难得的诗意,遮放贡米云南红米是滋补猛将,苏南软香如软糯美人,各地风土养出各异的大米品性。
吃货们可以走到哪吃到哪,自然也有钟情的,比如我家最钟爱的“寒地东北大米”。
一方水土一方人,黑土地自不必多说,满满的干劲都给了平原上的作物,毫不留私,像东北人一样。再加上一年里的风调雨顺、种稻人的好心情,一年一茬的优等生从来不辜负期待。
东北米粒较细长,水分和硬度都是适合日常吃的。一碗东北米饭有默认的标准,蓬松、柔软,不黏糊,入口有微甜,不配菜的情况下可以加几滴普通酱油,米香会扑面而来。吃惯了不觉得有什么惊艳,只是当你去到新地方,买了几千块的电饭煲也再难吃到这样的“饭”了。
每年十月,稻谷收割,新米面世,从黑土地来的东北大米,就是东北的那个味道,是时候囤一点了。
更多优质谷物,趁新鲜,长按图片购买。